吃货必知:番茄酱VS番茄,哪个更好?
不少人可能担心,吃货番茄在加工变成番茄酱的必知过程中营养会损失,所以认为番茄酱的番茄S番永州市某某工业设备客服中心营养价值比不上新鲜番茄,真相是更好怎样的呢?
番茄红素大比拼
番茄红素是番茄中最有意义的营养成分,它是吃货一种强抗氧化剂,抗癌(如前列腺癌、必知肺癌)和抗衰老效果很好。番茄S番与新鲜番茄相比,更好番茄酱在补充番茄红素方面存在两大优势。吃货
含量更高 番茄酱的必知番茄红素含量是新鲜番茄的4倍以上。加工过程中加热破坏细胞壁,番茄S番永州市某某工业设备客服中心释放更多番茄红素,更好且浓缩工艺使其含量大幅提升。吃货
吸收率更高 番茄红素为脂溶性,必知番茄酱在烹饪时与油脂结合可提高吸收率。番茄S番
不过,番茄酱里番茄红素的含量多少跟原料关系很大,购买番茄酱时,最好选标明了番茄红素含量的番茄酱。
谁的营养成分更浓缩?
很多人担心番茄酱在加工过程中会损失掉很多营养物质。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番茄酱中几个营养成分的含量。
维生素C 生番茄维生素C的含量为19毫克/100克,而番茄酱在这方面稍逊一筹,因其加工受热会损失一部分。但也不是说全部维生素 C都损失了,番茄酱中的酸性环境有助于保留部分维生素C,损失也只有大约10%-30%。
矿物质与膳食纤维 番茄酱的营养成分更浓缩,其中钾、膳食纤维含量分别是番茄的4倍和2倍以上。例如,番茄酱钾含量高达989毫克/100克,适合高血压患者辅助调节血压。
其他营养素 番茄酱保留了大部分维生素B群、类胡萝卜素,如β-胡萝卜素,但叶酸略低于新鲜番茄。
这些人群更适合吃番茄酱
需高效补充番茄红素的人 如预防癌症、心血管疾病或有增强抗氧化能力的需求。
肠胃敏感的人 番茄酱更适合肠胃虚弱的人烹饪提味:番茄酱酸度适中,适合炖煮、炒菜,提升风味且促进脂溶性营养吸收。
而如果主要需要补充维生素C,那么还是推荐吃新鲜番茄。
番茄酱≠番茄沙司
番茄沙司酸酸甜甜的口感许多人都喜欢,尤其是家里的小朋友,番茄沙司可以蘸土豆、蘸排骨,甚至蘸米粉、蘸一切,但番茄沙司和番茄酱并不完全一样。
番茄沙司里添加了糖、盐、酸味剂、增味剂、增稠剂,相比之下,热量更高、糖更高、钠更高。而番茄酱的配料表中则只有番茄,不放色素不放糖,保留了番茄的原味,钠含量很低。这就是为什么建议大家少吃番茄沙司,而选择番茄酱。
目前,市面上已经有了只加有机糖、有机醋的“简版”番茄沙司。跟有机番茄酱相比,这种番茄沙司的钠含量几乎相同,碳水化合物每100克多了8克。吃不惯纯番茄酱的人,也可以先把这种番茄沙司和番茄酱混着吃,再慢慢过渡到不加糖的纯番茄酱。
解锁番茄酱的花样吃法
用来做菜 在炒菜时,用番茄酱代替鲜番茄,比如番茄牛腩、番茄虾仁、番茄汤、番茄炒菜花和番茄炒蛋。
作为烧烤蘸料 在吃烧烤时,用番茄酱当蘸料,可增加抗氧化成分,减少烧烤中致癌物的影响。
制作甜品 可以用番茄酱拌酸奶、拌沙拉或混合在果汁里一起喝,还可以用热水冲一冲喝或是放在各种汤里,轻松补充钾、胡萝卜素、番茄红素和膳食纤维,而且不增加糖和盐的摄入。

(责任编辑:知识)
-
常常低头玩手机、从早到晚使用电脑、睡觉时枕头过高……现代人工作生活中的一些场景和习惯,容易让颈椎承受较大压力,导致颈椎前倾,严重时还会引发颈椎曲度变直。颈椎前倾、颈椎曲度变直是什么意思?有什么办法能够 ...[详细]
-
烧水除塑有方法 饮水安全新招揭秘2024-04-24 08:11:06 来源:北京青年报 作者:邵婉云 ...[详细]
-
广东公布最新“蚊子地图”!粤疾控:尤为注意预防伊蚊叮咬2024-05-06 22:07:09 来源:中国新闻网 ...[详细]
-
雨水多、湿气重 缓解“春困”有良方2024-05-07 10:51:22 来源:广州日报 作者:李岩 ...[详细]
-
男子临时改行程没搭印度失事航班,有人称坠机前一天该机就有故障
印度航空一架波音787客机12日从机场起飞后坠毁,至今仅有1人生还。一名60多岁的男子廷巴迪亚因临时决定将行程延后4天,没有搭上这趟死亡客机,逃过一劫。此外,唯一幸存者拉梅什在病床上接受采访称,飞机起 ...[详细]
-
陪诊师变身“号贩子” 行业边界亟待划清2024-05-07 10:41:14 来源:羊城晚报 作者:姜雨薇 ...[详细]
-
中国专家发现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遗传机制 助个体化用药2024-05-06 18:10:44 来源:中国新闻网 ...[详细]
-
在长春见青春!长春假日游线上线下玩到爆!2024-05-04 14:59:51 来源:央广网 作者:刘阳禾 ...[详细]
-
据央视新闻报道,当地时间6月29日,在美国福克斯新闻频道播出的访谈节目中,反华主播玛丽亚·巴蒂罗莫污蔑中国对美国进行“网络攻击”和“知识产权偷窃”。 特朗普反问:“你觉得我们没对中国做这些事吗? ...[详细]
-
科学减脂,“迈开腿”要跟上 | 科普时间2024-05-06 09:33:33 来源: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 作 ...[详细]